
关键词:#道德经 #说到 #人类 #目标 《道德经》第八章,“上善若水,水利万物而不争”,算是老一辈人生智慧的精华了.这句话,意思就是说,人就应该像水一样,永远应该停留在最低处,滋养万物而不争名夺利。 一、这种不争的外在表现,就是自律 这里的不争,是指小的名利,小欲望,不值得争夺,所以不争。在别人眼中,就是自律。 二、现在的自律和不争,是为了将来大争和更大的欲望 第二十二章,又说到“夫为不争,故天下,莫能与之争”,这里不争的目的,其实是为了,天下莫能与之争。具体的意思,老子点到为止,没有说的具体些。 但是,我们也能体会到,天下都不能从你手中争夺,那么只有你,是王者,是皇帝。 最后,在《中庸》此书之中,说得就更加明白了:“水低成海,人低成王”。 上善若水的深层动机和欲望,就是成海,成王。“利万物”只是成海过程之中的举手之劳,轻松惬意而又顺利实现。 利万物,则得民心,得民心,则称王! 三、以无为而有为,以不争而大争! 以无为变成有为,让不争变成大争。就是如果个人放弃了眼前较小的利益得失。这在别人来说,从表面看来,这个人就是自律,就是不为,不争,就是不想成功,不想争名夺利。 然而,这个人,内心真正目标,真正愿为的是,树立长远目标,争的是,伟大梦想,从而最终做到,有为,有争。 不争,是为了最后的大争,是为了自己最后伟大极致的欲望。 四、不争,是为了给大争之时,积蓄能量和信念 这种不争,就是为了积蓄能够使自己实现梦想的极高能量。宇宙熵增定律告诉我们,万事万物总是朝着无序混乱的状态发展的。凝聚能量越高的地方,状态越不稳定,越容易混乱。 因此,不争之时,想要积蓄能量,你还需要一个坚硬的外壳,去稳住混乱的高超能量,树立框架和边界。这个外壳,就是信念的力量,就是相信的力量。 不争之时,利万物,积蓄力量,让自己相信最后的大争,让万民相信最后的美好。 相信自己一定能够成功之后,以不争的方式,目标为大争。 所以,才能,天下莫能与之争,从而最终,成就王者。 更多相关信息,期盼关注,笔芯!笔芯!展开剩余13%
发布于:河南省
配资平台安全查询官网,长盈宝配资,东方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